新春伊始,萬象更新。中廣核各在建清潔能源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中廣核建設者們以飽滿的熱情,奏響一曲激昂的奮斗樂章,全力推動項目建設,穩(wěn)步邁向新的征程,為新一年的高質量發(fā)展蓄勢賦能。中廣核寧德核電項目寧德核電項目建設正處于關鍵階段。其中5號機組已步入土建攻堅期,核島廠房安全殼基礎混凝土澆筑、鋼襯里筒體二層吊裝、模塊三立縫焊接等重要任務均已順利完成,周邊廠房首層墻板施工也在有序進行中。為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這個春節(jié),...
1月22日10時8分,由中核二二承建的浙江三門核電二期工程3號機組屏蔽墻鋼穹頂順利吊裝就位,標志著3號機組核島土建工程進入尾聲。鋼穹頂就位于核島頂部,是穹頂混凝土結構的底模,也是非能動安全殼冷卻水箱的支撐結構。鋼穹頂整體呈錐臺棱形,形似一個巨型斗笠,由上口環(huán)梁、上口十字梁、徑向梁、屋面板等部分組成,高度約10.9米,吊裝總重量高達1047噸,采用2600噸履帶式吊車吊裝。7時7分,鋼穹頂正式起吊,經過起升、回轉、行走、變幅、落鉤等一系列高精...
1月22日10時8分,三門核電3號機組屏蔽廠房鋼穹頂順利吊裝就位,為屏蔽廠房穹頂結構完工里程碑節(jié)點實現奠定了基礎。鋼穹頂由上口環(huán)梁、徑向梁、屋面板等構件組成,整體呈圓錐臺形,直徑約40米,高度約10米,位于屏蔽廠房頂部,吊裝總重超過1000噸。針對模塊起吊重量大、重心偏移、就位高度高、干涉接口多等難點,三門核電建設團隊在依托項目建造經驗基礎上,積極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和風險預防工作:優(yōu)化運輸工藝,增設防變形托架,保障模塊運輸質量;開展重心評估,對...
1月20日,位于安徽合肥科學島上的中國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EAST)獲得重大成果,成功實現了上億攝氏度1066秒穩(wěn)態(tài)長脈沖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再次創(chuàng)造了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EAST)高約束模運行新的世界紀錄。億度千秒量級穩(wěn)態(tài)高約束模的實現,充分驗證了聚變堆高約束模穩(wěn)態(tài)運行的可行性,是聚變研究從基礎科學研究邁向工程實踐的重要拐點,將聚變能源的研發(fā)進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對聚變堆的建設和運行具有重大意義。據悉,高約束運行模...
今天從國家標準委了解到,經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相關技術委員會及IEC標準化管理局兩輪投票選舉,近日,來自我國中核集團的專家肖晨當選國際電工委員會核儀器儀表技術委員會(IEC/TC 45)主席。這是首次由亞洲國家的專家擔任國際電工委員會核儀器儀表技術委員會主席,表明我國長期致力于核儀器儀表領域、為國際標準化工作持續(xù)提出中國方案,作出中國貢獻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國際電工委員會核儀器儀表技術委員會是IEC最早成立的技術委員會之...
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1月20日獲得重大成果,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1066秒穩(wěn)態(tài)長脈沖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再次創(chuàng)造了托卡馬克裝置新的世界紀錄。EAST裝置俗稱中國人造太陽,其目的是模擬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在地球上通過可控的核聚變過程釋放大量能量。千秒量級,是聚變反應實現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但運行時間越長,約束等離子體的難度就越高。此次實驗超越千秒,意味著人類首次在實驗裝置上模擬出未來聚變堆運行所需的條件,這對未來聚變堆...
國際能源署發(fā)布報告說,隨著投資增加、新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核能發(fā)展將加速,全球近420座核反應堆的發(fā)電量有望在2025年達到新高。據報告介紹,全球正在建設的核電新裝機容量超過70吉瓦,為過去30年來的最高水平之一,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計劃擴大核能在其能源系統(tǒng)中的作用。全球在建核電項目中,中國占大多數。目前核電占全球發(fā)電量的近10%,是僅次于水電的第二大低排放電力來源。報告強調,核技術的創(chuàng)新有助于推動新項目的發(fā)展。小型模塊化反應...
在AI for Science這一前沿領域的蓬勃推動下,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領著科研范式的變革,同時也在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自動駕駛技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那么,對于一個包含成千上萬個元件的大型科學裝置,例如粒子加速器,其穩(wěn)定運行是否也能依賴于類似的自動駕駛技術呢?答案是肯定的??茖W家們正借助機器學習來實現加速器粒子束的智能調控,從而為高功率強束流加速器的調試和運行開辟新...
1月16日7時27分,徐大堡核電廠3號機組非能動水箱2號模塊吊裝起鉤,歷時7小時,于14時27分順利就位,吊裝過程安全可控。3號機組非能動水箱采用箱型圓弧結構,安裝在反應堆廠房外層安全殼穹頂上,由4個獨立的水箱模塊組成。為確保本次吊裝萬無一失,遼寧核電聯(lián)合項目各參建單位精心組織,強化協(xié)同,在拼裝場地應裝盡裝,實現了物項最大化施工。本次吊裝具有以下三個特點:創(chuàng)新工法應用將土建+安裝多單位、多物項集成一體施工工法應用在本次吊裝中,提前拼裝完...
專注于可視化診療一體靶向放射性核素療法(TRT)的生物技術公司晶核生物近期宣布完成A+輪近億元融資,這是公司繼2024年7月A輪融資之后半年內完成的第二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三一創(chuàng)新和中金資本旗下中金諾思格基金聯(lián)合投資,老股東高榕創(chuàng)投繼續(xù)追加投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JH02的臨床推進、JH04的IND申報及臨床開發(fā),以及后續(xù)多個全球創(chuàng)新管線臨床前研究和IIT研究。公司也將繼續(xù)推進全球化布局,包括啟動海外臨床及項目海外權益的合作開發(fā)。根...
日前,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電子加速器育種平臺啟動儀式在湖南瀏陽舉行。該平臺的順利啟用,標志著中廣核電子束輻照技術首次應用于育種領域,將有效推動傳統(tǒng)產業(yè)轉型升級和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同時也為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高抗高品質育種等提供了核技術應用高端技術裝備支撐。中廣核核技術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圍繞國家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總要求,聚焦電子束輻照技術在育種、保鮮、滅菌等現代農業(yè)科技領域的推廣應用,積極在全國推進科技+農業(yè)項目。電...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1月4日8時17分,中核機械工程圓滿完成國家電投廣東廉江核電項目一期工程2號機組CA01模塊運輸工作,順利實現新年首戰(zhàn)告捷!為該機組后續(xù)施工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CA01結構模塊尺寸龐大,長約29米,寬約26米,高約23米,由47個子模塊組裝而成,運輸重量近1100噸。為確保運輸過程的平穩(wěn)與安全,項目部采用三組SPMT車,通過精心設計12根型鋼,建立起三組車輛與托架平臺之間的剛性連接,從而提高了車輛的同步性。由于設備重心偏移,頂升后托架平臺...
2023年1月1日凌晨,全球最大華龍一號核電基地——福建漳州核電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作為第三代核電技術的代表,華龍一號在國內外在運在建機組數量已達33臺,其中7臺已建成并投入運營。漳州核電1號機組的商業(yè)運行標志著華龍一號技術的成熟與可靠。該機組每年可發(fā)電超過100億度,滿足中等發(fā)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用電需求,并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植樹造林7000多萬棵。此外,漳州核電基地計劃建設的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已有4臺開工...
1月5日17時13分,國家電投廣東廉江核電項目一期工程2號機組核島CA01模塊(蒸汽發(fā)生器隔間和換料通道模塊)一次精準吊裝就位,為核島反應堆廠房內部結構后續(xù)施工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CA01模塊就位于核島反應堆廠房,是反應堆壓力容器、蒸發(fā)器等重要設備的安裝房間。模塊整體呈T字形,外形尺寸長約29米、寬約26米、高約23米,由47個子模塊組裝而成,總起吊重量近1100噸。...
12月30日,三澳核電項目2號機組BNX-Ⅱ區(qū)廠房主體結構封頂。至此,三澳核電項目2號機組于FCD+36個月實現核島周邊廠房全面封頂,為后續(xù)核島房間移交、設備安裝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階段性實現了一臺比一臺好目標。自項目開工以來,三澳核電項目工程建設大團隊始終堅持以現場班組和作業(yè)面為管理核心,以提升工效為抓手,優(yōu)化施工邏輯與組織,在1號機組工程建設良好實踐和工程經驗的基礎上,強化2號機組學習曲線,落實經驗反饋,同比1號機組,核島周邊廠房土建施工...
中國核電新聞,核電,核電站,核電新聞,中國核電,核電資訊,核電建設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