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攜可持續(xù)“一體兩翼”成果重磅亮相,分享如何以“數字化”和“服務”賦能產業(yè)鏈減碳,并融合行業(yè)四大關鍵場景需求,深挖服務和數字化的落地價值,共贏綠色高效與可持續(xù)。
在展示以軟件為核心的數字化技術成果時,施耐德電氣介紹了包含智能配電一體化運管維系統(tǒng)(EcoStruxure™ Power Advanced)、電力監(jiān)管控系統(tǒng)(EcoStruxure Power Operation)及智能配電站控終端(EcoStruxure Power Terminal)在內的新一代智能配電軟件。

施耐德電氣智能配電軟件市場部產品經理王夢翼介紹新一代智能配電軟件
深挖需求側,數字引擎加速雙轉型
能源轉型是應對氣候問題的關鍵。根據施耐德電氣氣候研究報告《回到2050——1.5℃比想象中更可行》的建模數據顯示,能源的減排量有55%來自經常被忽略的能源需求側,其存在著諸多轉型的迫切需求潛在機遇。同時,需求側能源使用方式的變革對供給側轉型的帶動性也不容小覷。因此,需求側的能源消費模式是未來減碳重點。
從需求側出發(fā),施耐德電氣以立體化思維作為配電場景設計理念,推出“智能配電2022”解決方案,覆蓋配電設計、建造、運營、維護全場景應用,助力各行業(yè)實現配電系統(tǒng)安全運行、電力資產健康管理、能耗管理優(yōu)化提升、電能質量綜合治理,加速低碳和數字化雙轉型。
在全面且立體的思維架構下,施耐德電氣為“智能配電2022”解決方案鋪設安全可靠且互聯互通的硬件底層,并配備三類全場景數字化邊緣控制軟件,通過軟硬件一體化能力,最大限度發(fā)揮數字化價值。其中,三類全場景數字化邊緣控制軟件POA、PO、POT以豐富的軟件組合和應用模塊開發(fā)來覆蓋智能配電全場景數字化 。
具體來說,智能配電一體化運管維系統(tǒng) (POA)、電力監(jiān)管控系統(tǒng) (PO) 及智能配電站控終端 (POT),分別負責電力系統(tǒng)的綜合監(jiān)管控、電力數據的實時監(jiān)控及電力設備的就地監(jiān)控、分析和運維輔助,三者協作覆蓋配電設計、建造、運營、維護全場景應用,進一步加速了企業(yè)數字化低碳轉型進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會上, 施耐德電氣智能配電站控終端 (POT) 精彩亮相了兩大全新升級點:“配電運維知識庫” 聚合施耐德電氣關鍵配電設備的使用及問題處理技術資料,可根據現場檢索找到問題表征對應的處理方案,提升用戶運維專業(yè)能力;“POT 運維助手” 提供運維巡檢簽到功能,幫助運維人員便捷查看站點運維信息,匯總工單執(zhí)行情況與常見問題,實現工作流與信息流在配電站的閉環(huán)。
嵌入應用場景,智能配電方案應需落效
要真正實現數字化,智能配電方案應該更深地嵌入應用場景,并基于標準的軟硬件產品,根據行業(yè)應用需求的不同定制方案。而這正是以豐富的軟件組合和應用模塊組成的POA、PO、POT軟件家族之所長。
以蘇錫常湖底隧道 為例,該項目總長10.79公里并貫穿橫貫湖底,在環(huán)境要求極為嚴苛且系統(tǒng)龐大的前提下,保證設備運行穩(wěn)定以及故障及時處理已非易事。針對以上難點,施耐德電氣為項目定制配備107套POT智能配電站控終端和4套PO電力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有機組合,打造一體化運管維平臺,全面保障系統(tǒng)運行可靠的同時,實現了3個35kV變電站和61個10/0.4kV配電站的統(tǒng)一管理,有效提升運維效率。在此基礎上,通過POEM能效管理應用,實現對配電能耗的可視化管理,全面升級節(jié)能屬性,拓展減排空間,創(chuàng)造了重大水下工程項目數字化轉型標桿案例。
以某半導體行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項目 為例,該項目所屬客戶是世界領先的芯片制造企業(yè)之一,在制造業(yè)升級浪潮下,亟需擴大產能,并通過可靠、高效的生產線,實現高質轉型。然而,芯片生產設備精密,且生產流程復雜,對配電系統(tǒng)安全可靠性以及設備供電連續(xù)穩(wěn)定性有嚴格要求。在此前提下,要進行減碳升級,會進一步提升配電系統(tǒng)建設和運維的復雜性。
針對以上難點,施耐德電氣為項目配備了POA一體化運管維系統(tǒng),以安全且互聯互通的硬件產品為基礎,靈活組合邊緣控制層的軟件,配合全生命周期服務,為項目構建了中低壓一體化的管理體系。其中,POPQ電能治理專家能夠配合專業(yè)儀表分析電能質量異常、提供合規(guī)報告,并以此幫助運維人員做出準確判斷,從而強化電能質量。POAE資產健康專家構建中低壓配電資產臺賬,靈敏檢測設備運行狀態(tài),分析設備健康度,保障系統(tǒng)可靠性。POEM數字能效專家能夠對用電設備、用水設備、用氣設備的能耗進行全面監(jiān)測,為運維人員直觀呈現生產過程能耗和能效水平。整套方案全方位地助力了芯片精益制造產線的用能效率驗證、主動運維管理和供電品質的提升。
“科技向實”,技術發(fā)展和設備更新的最終目的是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價值。施耐德電氣智能配電及電能管理業(yè)務總經理徐棟表示,“深入應用場景,以實效為前提,為企業(yè)提供可實踐、可落地的智能化配電方案解決方案,是 施耐德電氣最為突出的不同。 施耐德電氣自身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的長期實踐,以我們在工業(yè)自動化和電氣化領域的技術優(yōu)勢和經驗積累為前提,基于領先的數字化技術,我們有能力、更有責任幫助更多企業(yè)加速減碳進程,助力推動‘雙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