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這次突破的企業(yè)聯(lián)盟由歐盟提供資助,匯集了來自荷蘭、德國、瑞士、法國、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多家組織。
研究人員在這次破紀錄的設備中采用了兩種互相疊-放的材料。該研究小組表示:“最近幾周,我們將最佳的底部和頂部電池相互結(jié)合,并借此方式達到了25%的高效率水平。”但關于電池技術的詳細信息并未透露。
研究人員說,這種電池的表面積僅有1平方厘米,并以一片薄硅片為基材。當目前尚不清楚這一效率結(jié)果是否已經(jīng)過獨立第三方認證。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設定的目標是達到30%的效率——“我們一定會達到目標的。”研究小組承認,他們?nèi)栽趯ふ乙环N具有成本效率的方法來結(jié)合這兩層電池。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的媒體辦公室告訴《光伏》雜志,所宣布的這一轉(zhuǎn)換效率刷新了研究人員曾在2018年9月公布的基于鈣鈦礦的串疊CIGS太陽能電池24.6%的效率記錄。
Percistand企業(yè)聯(lián)盟從歐盟的Horizon 2020研究與創(chuàng)新基金處得到了共500萬歐元的資金支持。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VITO、哈瑟爾特大學、瑞士聯(lián)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TNO、ZSW、KIT、Solar Switzerland、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等均屬于其成員機構(gòu)。其他成員還包括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法國光伏研究所、由荷蘭大學魯汶大學、imec、VITO和哈瑟爾特大學等組成的Energyville聯(lián)盟、包括德國薄膜設備制造商Manz AG、中國國有能源集團上海電氣和北京未來科學城發(fā)展集團組成的NICE Solar Energy。